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举办AI与智慧教学主题高层次工作坊 赋能教学设计创新实践

来源: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文/綦秀文 摄影/兰莹莹 程文喜 审校/魏凤春 审核/赵志伟        2025-10-22 11:43   浏览

为推动AI工具与智慧教学平台在教学中的深度应用,助力教师提升数字化教学能力,10月17日,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在惟志楼444会议室举办“基于AI工具/智慧教学平台的教学设计创新与深度实践应用”教学工作坊。本次工作坊特邀山东科技大学赵增辉教授担任主讲,工作坊由副院长魏凤春主持,学院全体教师积极参与。


工作坊现场

赵增辉教授深耕数字化教学与课程建设领域,拥有丰富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教学经验。他以“理论+案例+实操”的模式展开分享。上午环节围绕“基于智慧工具的教学资源开发与教学活动设计”展开分享。赵教授从教师熟悉的教学场景切入,基于“课堂教学设计痛点”引出大模型的应用价值——通过拆解“AI赋能教学三段思考模型”,演示如何利用大模型快速制作教学资源、提升质量,结合课件生成、习题优化等实例,为教师打开智慧教学资源开发的新思路,让在场的教师直观感觉到AI工具对教学效率的提升作用,现场教师认真记录关键方法,即时用电脑、手机尝试具体操作。

下午的分享则聚焦“任务引擎/知识图谱/AI驱动下的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”展开,更侧重实操与案例分析。赵教授系统介绍O-CAE框架下的任务链设计方法,通过“目标拆解—内容整合—活动设计—效果评估”四步,指导教师打造逻辑连贯的混合式教学体系;同时介绍基于KTA驱动的深度混合式教学设计模型,强调“知识传递—思维训练—能力培养”的协同推进。在案例分享环节,赵教授结合实际案例,展示了如何运用大模型优化课前预习任务、课中讨论话题及课后拓展作业,使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可操作的教学方案。在最受关注的“设计作业”互动实践环节中,老师们围绕“AI工具在专业课程中的应用”展开讨论,有的老师设计出“大模型辅助材料实验报告批改”方案,有的则构思了“知识图谱驱动的课后答疑系统”,相互展示交流,现场氛围热烈,大家在思维碰撞中进一步掌握混合式教学的实践技巧。

参与教师纷纷表示,此前使用AI工具时有“不知从何下手”的困惑,觉得AI离课堂很远,这次工作坊打开了教学新思路,现在发现用大模型设计教学活动既高效又新颖,后续会尝试将所学方法应用到课程设计中,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。此次工作坊内容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性,不仅帮助师生深入了解AI与智慧教学工具的应用逻辑,更推动了教学设计理念的创新升级。未来,学院将继续聚集教学创新,推动教学方法在更多课程中落地,助力学院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。


字号设置
标准